MPLS QoS体系结构的接纳控制
来源:微云 时间:2022-01-21 09:16:29阅读:0
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是网络研究的技术热点和难点。
ITU-T、IETF等组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研究了服务质量,并提出了IntServ(综合服务模型、Integeratedservice)、DiffServ(区分服务模型、Differentiatedservice)和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ple-Protocolslabelsswitching)QoS系统结构。
只有MPLSQoS系统结构才能得到两大阵营从信令到结构的完全支持。
这主要是因为MPLS具有以下特点:
(1)MPLS技术将连接机制引入无连接IP网络,一次路由,多次交换,既保留了路由的灵活性,又充分发挥了交换的高速度;
(2)MPLS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使其不仅可以直接构建在物理层、各种数据链路层、IP层、TCP等层面,还可以满足从数据链路层到应用层的各种使用要求;
(3)MPLS可以对QoS、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流量工程、IPv4/IPv6过渡、组播等关键技术问题有全面、良好的支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4)边缘部署,核心可扩展,与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一致。因此,MPLS技术自出现以来得到了快速应用、普及和标准化,并已应用于无线网络、LAN/PAN/MAN/WAN、光网络、卫星网络、移动网络等诸多领域。网络设备制造商和研究机构投入巨资研究开发了许多人。具有MPLS功能的网络设备是目前高端网络设备和网络应用的基本要求。
接受控制(CAC、Connectionadmissioncontrol)是MPLS系统结构中LSP(标记交换路径、LabelSwitchingPath)和TE(流量工程、TrafficEngineering)实现的基本功能组件。
接受控制一直是QoS实现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接受控制可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
(1)保证所有连接的QoS;
(2)有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即在用户需求和网络效益最大化之间取得良好的折中。
接纳控制的实现需要两个前提,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前提条件,新连接请求才被接纳,否则被拒绝:
(1)资源条件,即网络节点有足够的资源满足新连接要求的服务质量;
(2)不损害条件,即新连接的接入不会影响已接受分组流的QoS。
目前,主要的接受控制技术主要分为分布式CAC技术、集中式CAC技术和基于策略的CAC技术。这些CAC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应用于MPLS网络,并与其他技术一起构成完整的QoS实现解决方案。
微云网络&网络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企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和全球互联网。SD-WAN方案可以加速全球访问、SaaS访问、海外视频和海外分支网络,有效提高国际沟通效率,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热线:400-028-9798,欢迎来电咨询。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hawn.lee@vecloud.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https://news.kd010.com/yzx/6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