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网的实际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来源:小新 时间:2022-04-12 09:11:06阅读:0

组网的实际工作原理是什么?

1、先需要运行IGP,形成路由表;

2、标签是基于路由表生成的(IGP分发标签,不BGP分发标签)。

3、在LSR 通知后会形成FIB 和 LFIB表。

4、分发标签一般在ISP在网络中,用户不可能看到标签,通常中LSR上POP后,得到纯IP网络信息。

递归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最终目的地的下一次跳跃不是TE隧道接口,TE隧道接口只是到达目的地的中间环节。

简单的说,要到达目的地的下一跳需要TE隧道进行路由迭代。假设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路径成本为10。

在RTA&—RTF隧道建在两者之间tunnel1,流量从RTA转发到RTG,我们希望流量能沿着隧道流动RTA到达RTF,再达到RTG。我们可以静态到达RTG下一条路由跳到隧道入口。

组网 OSPF 方案原理概述

对于穿越BGP/组网/方案域路由协议多实例应用,OSPF类似于Static Routes/RIP/BGP等待其他路由协议的多实例应用,在CE和PE建立相应的路由协议,然后在那里MBGP引入多例路由协议(即重新发布),由MBGP传递相应的路由BGP/组网/方案域对端发布到相应路由协议的多个例子中,以完成路由的完整发布。

以OSPF例如,如果没有OSPF 方案功能,MBGP不会携带OSPF扩展属性,然后在VRF中BGP重发布到OSPF只能还原为5/7类LSA,携带路由拓扑信息的其他类型无法正确传输LSA,如此将导致OSPF路由拓扑的分裂。如果存在的话CE双归属环境,则将照成次优路径或路由环路。

如果仅支持OSPF一般方案形式,即在MBGP中携带OSPF扩展属性,MBGP处理可恢复生成3/5/7类LSA,携带路由拓扑信息的其他类型也能正确传递LSA,如此将导致OSPF路由拓扑的分裂MBGP中携带OSPF扩展属性后,可以根据其中的属性DN位或ROUTER-TAG解决CE由双归属引起的路由问题。同时存在backdoor在链路条件下,由于域内路由优先级高,无法优选穿越BGP/组网/方案传输路由。鉴于此,介绍Sham-link方式的OSPF 方案形式,案形式PE-PE建立单独的OSPF连接,即Sham-link,可视为一条OSPF区域内的P2P伪链路,性质相似Virtual-link,通过此链路直接发布接收OSPF协议报告,以保留一切LSA内容信息。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hawn.lee@vecloud.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https://news.kd010.com/yzx/8777.html

TAG标签:组网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