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里云和北京AWS云以及新加坡AWS云互联方案分享

来源:江小鱼 时间:2025-05-16 14:16:59阅读:0

为满足客户将上海阿里云、北京AWS云和新加坡AWS云互联的需求,考虑到国内AWS云专线实施难度较大,采用SD-WAN技术,通过灵活的网络架构实现三地云平台的互联互通。以下是详细方案。

一、需求分析

实现上海阿里云、北京AWS云和新加坡AWS云之间的高效、低延迟、可靠的网络互联。

SD-WAN组网拓扑图

二、方案设计

1. 网络架构

采用基于SD-WAN的Overlay网络架构,通过专线构建虚拟专用网络,实现三地云平台的互联。架构如下:

节点分布:

上海阿里云:部署SD-WAN边缘设备(CPE或虚拟网关),连接阿里云VPC。

北京AWS云:部署SD-WAN虚拟网关,连接AWS VPC。

新加坡AWS云:部署SD-WAN虚拟网关,连接AWS VPC。

SD-WAN控制中心:部署第三方中立云,负责全局策略管理和流量调度。

2. 安全策略

所有SD-WAN隧道采用IPSec(AES-256加密)。

启用端到端加密,确保数据在公网传输时的安全性。

访问控制:

配置SD-WAN防火墙,限制仅允许特定VPC CIDR范围的流量。

使用阿里云和AWS的网络ACL和安全组进行双重防护。

3. 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1日):

与客户确认VPC配置(IP地址段、子网划分)。

采购SD-WAN设备/许可证,完成阿里云和AWS账户授权。

(2).网络部署(2日):

在上海阿里云部署SD-WAN边缘设备,连接VPC。

在北京AWS云和新加坡AWS云部署虚拟网关,绑定VPC。

配置SD-WAN控制器,设置隧道参数(IPSec密钥、带宽限制等)。

测试三地之间的连通性,确保延迟和丢包率符合预期。

(3).策略配置(2日):

配置应用感知路由,优先保证关键业务(如数据库同步、ERP系统)。

设置故障切换策略,确保主路径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路径。

启用安全策略(防火墙规则、加密参数)。

(4).测试与优化(2日):

进行压力测试,模拟高并发流量场景。

优化SD-WAN路径选择算法,降低延迟。

验证故障切换功能,确保高可用性。

(5)上线阶段:

正式投入使用,并监测运行状态

最后推荐一下,Vecloud有丰富的组网经验,优质的网络资源,组网方式多,包括MPLS、SD-WAN等内网专线组网方式,企业可按需进行选择。提供SLA服务保障,网络可用率高,丢包率低,延时低、抖动小,稳定性好。组网方案接入快,初始配置和配置变更皆可在控制平台统一操作并下发,降低企业运维难度。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建议或支持,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或拨打电话400-028-9798。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hawn.lee@vecloud.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https://news.kd010.com/qysy/23580.html

TAG标签:阿里云AWS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