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即服务(NaaS)是未来的趋势

ITPUB发布于:2021-07-11阅读:0

网络即服务(NaaS),指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第三方网络传输服务,并采用基于订阅模式的付费方式。NaaS使企业能够在4-7层“如软件定义广域网 (SD-WAN)和应用交付控制器(ADC)”以及1-3层(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外包网络功能。

全面采用NaaS还处于早期阶段,因为大多数企业网络功能需要物理硬件来向端点、数据中心或互联网传输数据。这对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NaaS来说是一个挑战。第4-7层的功能已经可以在云交付模式中使用。

在未来五年多的时间里,IT团队将越来越多地采用NaaS,因为供应商提供的混合产品,包括软件、云智能和对本地硬件管理的选择。

这些服务将是基于订阅的,随用随付,使网络更像是一种运营成本而不是资本成本。它们将提供集中管理,能够轻松添加和删除网络和安全功能。

这些服务将使企业网络运营外包给供应商,其中可能包括提供服务水平协议(SLA)的供应商及其合作伙伴,以确定正常运行时间和问题解决的保证。

目前,NaaS最适合于具有精简IT理念和需要为家庭和分支机构提供网络支持的企业。可用的选项提供可在云中启用和交付的覆盖式网络服务,只需极少或不需要对本地硬件进行管理。这些包括:

Wi-Fi控制 SD-WAN 安全的办公网络和远程访问 ADCs 安全,包括防火墙、DDOS保护和网络安全网关 管理、协调和网络自动化(MANO) 多云网络访问和控制

NaaS有许多与其他即服务产品相同的优点,这些优点包括灵活性。NaaS能够快速配置新站点和新服务,并具有随着需求变化随时扩大和缩小规模的弹性。它同样适用于快速增加和删除网络服务。

与“软件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一样,NaaS的底层软件可能会被定期更新到最新和最安全的版本,而且,由于它是云优化的,其管理由人工智能驱动,以提供正常运行时间的保证并帮助解决问题。

NaaS可以将重要的资本支出转移到运营成本,允许外包一些或所有资源,以网络为特定地点或用户类别,如那些在家工作的用户。

而企业NaaS并非没有挑战。

对于在现有的远程、分支机构、园区和数据中心网络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上有大量投资的大中型企业来说,迁移到NaaS将是困难和耗时的,多厂商环境将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NaaS是由快速、低延迟的互联网服务实现的,广域网连接的任何中断都可能严重降低或破坏企业的网络运营。由于该服务相对较新,NaaS的定价仍不确定,因此企业领导人可能会发现,每年的运营成本可能比他们的预算要高。

而且他们将希望解决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服务水平协议。这些协议应该解决当网络瘫痪或降级时会发生什么,以及多快能恢复全部服务。企业客户因这些问题而得到的补偿应包括收入损失、糟糕的客服和员工生产力的损失。

在购买NaaS之前,企业客户应该确定根据他们的个人需求定制产品的难易程度,以及随着他们需求的变化调整服务的难易程度。

因为他们已经外包了一部分网络,NaaS的客户需要考虑当他们的合同到期时他们将做什么。这些机构不会拥有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所以如果他们想切换到不同的供应商,切换的过程可能会变得复杂,合同谈判也会变得复杂。

对于那些最近在家办公的员工或新的分支机构来说,NaaS可能是理想的选择,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将一个大型企业园区或数据中心网络迁移到NaaS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NaaS供应商不太可能支持多厂商的网络,这将给想要全盘听取意见的企业带来厂商锁定的可能性。

采用NaaS将需要从目前的企业模式转变,在这种模式下,训练有素的内部网络工程师操作所有复杂的网络硬件。虽然大多数企业将继续在企业内部运行复杂的物理网络,但他们将增加基于云的智能,包括MANO和安全。

除了NaaS对企业网络的影响,它还将对网络行业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包括销售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渠道合作伙伴。供应商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教育这些合作伙伴,并让他们购买他们的NaaS产品。他们必须回答渠道如何能够继续提供增值服务,以及定制NaaS产品的难度如何。

企业NaaS的广泛采用将在未来5至10年内缓慢进行,现在最适合采用的是小型分支机构。NaaS产品也将对需要安全、可靠的应用性能的远程网络、家庭和移动工作人员具有吸引力,要求在现场高速移动流量的企业网络将更难作为一种服务提供。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hawn.lee@vecloud.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https://news.kd010.com/hlw/539.html

TAG标签:

上一篇:外交部:美国才是对全球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
下一篇:网络安全强监管来袭 “护法”个人信息安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